关于印发《宁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任务方案》的通知
2024年07月10日 宁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各县(市、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医改领导小组,市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宁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任务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2024年7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宁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任务方案

  2024年,宁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全面加强“三医”协同治理,积极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坚持互促共进,推动医改与健康宁德建设相结合

  (一)深化全民健康促进与管理。推进健康宁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利用各类资源库和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建立完善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运行机制,探索网格化服务、积分制管理。优化老弱妇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推动托幼机构及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等规范设置卫生室(医务室、保健所等),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或保健员;加强健康副校(园)长管理、培训机制,参与学校卫生日常工作。探索开展运动处方师培训,促进体育与健康协同发展。屏南县加快推进健康县建设。〔责任单位:市卫健委、教育局、民政局、体育局等,各县(市、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医改领导小组(以下任务均需各地落实,不再列出)〕

  (二)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全面完成市、县级疾控中心和同级卫生监督机构整合工作,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机制,规范面向社会提供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推动县级疾控机构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配套建立人才流动、服务融合、信息共享等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卫健委、财政局、人社局)

  (三)完善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机制。坚持防治结合,强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纳入各地公立医院院长年度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疾病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响应等机制,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探索疾控专业人员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建立人才流动、交叉培训、服务融合、信息共享等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业务培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深度协作。完善县级疾控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衔接机制。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重点,推行“三减三健”行动、分级分类分标管理,推动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寿宁县进一步总结提升医防融合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等)

  (四)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共建,探索拓展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推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在福鼎市、古田县、屏南县、霞浦县实施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在蕉城区、福安市、寿宁县实施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在福鼎市、周宁县实施老年口腔健康行动。推进公立医院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开展新一轮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面向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推行上门诊疗、协助转诊等个性化服务。福安市探索开展医(康)养结合新模式试点工作。柘荣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工作,实现养老保障模式的创新。在县级公立医院及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家庭病床服务。福鼎市、蕉城区总结提升并普遍推广家庭病床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卫健委、民政局、医保局)

  二、坚持协同治理,深化“药、价、保”集成改革

  (五)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扩面。跟进新批次国家、省级(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2024年新增集采80个药品和5类耗材(合计600个药品和35类耗材以上),年度内针对其他品种至少开展一批集采(含参与市级联盟采购)。强化公立医疗机构集采报量和执行的刚性约束,优化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的考核拨付程序。(责任单位: 市医保局、卫健委)

  (六)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与安全供应。落实《共同推进闽东药城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加强与省药监局沟通交流,推进海峡两岸生物技术合作协调,推动“闽东药城”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短缺药品监测和稳价保供。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使用中的全链条应用,完善医疗机构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等机制。探索将药械采购及储存维护、特殊药品管理、储备医疗物资轮换等方面指标纳入各级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医保局、卫健委、工信局)

  (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推动落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省医保局部署,在6月底前完成年度调价评估,符合条件的年内予以调整;合理确定各级医疗机构比价关系,根据省医保局工作部署,逐步优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的诊查费、“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评估触发约束或限制条件、暂不适宜大范围调价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和相关规定,选取部分技术劳务价值高、长期未调整、价格成本矛盾突出的项目进行专项调整。(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卫健委等)

  (八)分类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机制。理顺优化医疗服务项目结构,加快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报,推进诊查费、会诊费、药事服务费的调整。完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管理及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和费用监测,引导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和配置使用。在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学服务收费政策。(责任单位: 市医保局、卫健委等)

  (九)稳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落实我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与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制度,结合我市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合理提高县域医疗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推动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基层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纳入医保定点。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宁德实际,适度提高居民医保年筹资标准。在2023年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机制。按照省级医疗保障待遇清单要求,稳步提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待遇水平。落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卫健委、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德监管局)

  (十)进一步强化医保基金安全管理。推进医疗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检查,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案件互移等机制。结合大数据筛查分析应用,探索建立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惩处的全流程智能监控机制。医疗机构按规定做好就诊患者医保身份核验、医保目录适用认定、记录和检查检验报告存档等工作,规范诊疗、计价、收费等行为;将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评重要内容,与薪酬分配、评先评优等挂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通过明晰价格项目内涵、设定加收标准、书面政策解释等方式,及时回应医疗机构合理诉求。(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

  三、坚持公益导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十一)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医院党委研究决定重大问题的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书记、院长定期沟通,以及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等制度。研究制定我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培育选树一批具有卫健特色的党建品牌及医院标杆支部。压紧压实全市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责任,完善医院党建工作指导机制。推进落实公立医院领导人员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职业化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卫健委等)

  (十二)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状况相协调的可持续投入保障机制,探索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和发展建设的补助,按照隶属关系相应由同级财政承担支出责任,并落实对中医、传染病、精神病等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向乡村医疗卫生领域倾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卫健委)

  (十三)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和县域医共体全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落实《福建省公立医院薪酬总量管理办法(试行)》(闽人社文〔2024〕25号),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促进健康效益提升的薪酬制度,研究制订市属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相关指标。周宁县进一步总结提升公立医院全员目标年薪制试点工作。指导宁德市医院、闽东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做到“一院一策”“一院一特色”,切实发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的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卫健委、财政局、人社局等)

  (十四)建立完善合理诊疗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新一轮医院巡查工作,将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强化医德医风教 育等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抽查,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 像资料调阅共享机制,在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总药师制度。各级医疗机构每季度分别向同级卫健、医保等部门报告或反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等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建议,相关部门按职责及时予以指导或解决。(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等)

  (十五)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深化实施“暖心服务”,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指导各地各医疗机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合型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医保结算流程。推进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完善跟踪评价机制,加强护理能力和内涵建设,继续落实“为护理人员办一件暖心事”活动,保障护理人员休息时间。推进病房条件改造,提升适老化、舒适化、便利化水平。“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延伸至二级公立综合性医院,扩大家庭病床服务等范围,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增加特需医疗服务供给。霞浦县开展组建康复专科联合体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医保局等)

  四、坚持重心下移,加快有序就医诊疗新格局的构建

  (十六)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为落脚点,完善上海一院宁德医院运营管理机制,着力在重点专科建设、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医护人员跟岗培训、科研成果合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福鼎市医院与温医附二院合作共建步伐,按照月跟踪、季报告方式,高质量推动2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开展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监测评估。推动闽东医院与福建协和医院医联体、与武汉协和医院技术协作建设,打造“精准诊疗”新高地。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医疗“创双高”建设,组织开展新一轮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医疗机构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工作。2024年,全市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四级手术占比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医保局等)

  (十七)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继续推进“百名医师下基层”工作。完善落实县域巡回医疗和乡村派驻服务机制,严格执行卫生技术人员申报副高职称下基层服务政策。出台并落实《宁德市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县级综合医院卒中、胸痛、呼吸诊疗和创伤等“四大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2024年底前完成90%(32个)的建设目标。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创建进度,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实施49家薄弱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2024年底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相应标准。因地制宜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促进县乡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衔接统一。进一步落实首诊负责制,畅通基层与二三级医院间的转诊、转介服务。2024年底,各县域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5%或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屏南县开展乡镇卫生院名医“师带徒”工作室试点。(责任单位:市卫健委、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

  (十八)分类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制定我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措施,推动两家医疗集团及全市中医、精神卫生医联体创新发展,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完善医共体内编制使用、人事管理等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规范各地县级总医院内部统一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各地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总医院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水平。各地要统筹安排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在乡镇常年服务。推动各类医联体通过共建联合病房、便民门诊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共享、双向转诊无缝衔接。古田县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提升工作成效。(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委编办、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

  五、坚持守正创新,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十九)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大紧缺急需及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力度。深入实施“柔性引才”项目,巩固拓展名医“师带徒”工作成效。以合作办医为纽带,加大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客座专家引进力度,加深与名医专家团队的联系对接,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等取得新成效。以闽东医院为试点,探索构建“人才树”培养体系,通过阶梯状分层培养更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并及时总结推广。加快补齐县域医师队伍短板,计划为全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新增培养医学定向生72名左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实施新一轮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计划等综合措施。逐步将实现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纳入乡镇卫生院职称评聘。加强护士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深化军地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探索建立基层军医到地方急救机构执业培训机制。(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委编办、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市委军民融合办)

  (二十)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中医类临床重点专科、县级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宁德市医院和闽东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实施宁德市中医院、寿宁县中医院和福鼎市中医院“共享中药房”试点项目建设,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县级中医院建设“共享中药房”。推广糖尿病“三师共管”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医保局、发改委、财政局)

  (二十一)加快推进 “三医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三医一张网”建设。根据省里部署,配合推进“三医”数字化赋能和智慧服务转型升级,完善部门协同机制,优化顶层设计,夯实信息互通共享基础。配合推广“三医便民”服务门户、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协同服务等项目应用,打造“三医”协同监管应用场景。推进区域心电一张网升级项目建设。配合推进麻醉药品、血液制品等六大类药品重点品种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配合开展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项目等建设,完善诊所诊疗监督系统平台,在基层逐步推广医学智能辅助诊断应用。(责任单位:市卫健委、财政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管理局等)

  (二十二)加强医药卫生监管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多部门执法联动会商机制,规范综合监管督察、问题线索联合处置和执法结果协同应用。深入开展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挂网药品价格等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发布违法广告等行为。加强依法执业监督指导,促进民营医院、零售药店等规范发展。(责任单位: 市卫健委、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等)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因地制宜探索小切口、差异化、引领性的创新举措。各级卫健部门要发挥好医改牵头协调机构作用,加强医改的统筹调度,加大医改政策培训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医改督促指导、监测评估和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促进互学互鉴,巩固提升医改成效。医保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三医联动”导向作用,把握好医保基金、患者和医院三方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促进医疗收入结构趋于合理。要用好用活用足医保结余基金,最大限度发挥结余基金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待遇的作用,防止医保基金不合理滞留。